寻根问祖、追本溯源的方法

2017-11-30 11:27:27   来源:黎恒曦 审核:黎卫平       打印  转发  字号:T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离合演化,人世翻覆,甚是繁杂。以字辈入手“寻根问祖”,效率较高。毕竟我们姓氏是一大家族,古往今来,迁播各地,枝繁叶茂……


寻根问祖需要努力的方向:

1、平时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尽可能大量搜集资料,多多益善,没有一定的资料占有,谈不上什么研究;

2、开阔视野,广开思路,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问题,在繁杂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线索;

3、要有吃苦和长期研究的思想准备。要想研究出一点成果,有时容易,有时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是需要很大的代价和时间、精力的付出。研究出新的结果,就会又出现新的问题,越研究越有新的思路和方向。总之,要有长期的潜心研究的思想准备,只要契而不舍,义无反顾,那么,寻根问祖就极有可能成功。


如何才能找到家族祖源?

首先搜集整理寻根问祖资料

1、祖居地的确切记载、包括文字记载和传说,若是传说注意同音字。特别提醒的是:同一地方的古今地名不一定相同,管辖区域也不一样,但是,县级以上的不同时期地名变化,百度应该可以查到。

2、始祖名讳、字、号、派名、始祖所处年代及相关事迹资料,以及始祖的其它旁证资料和谁是同宗……根据这些资料查到同宗的迁徙情况,再追溯相同的先祖谱系。

3、郡望、堂号、祠堂名、祠联;一般根据这个,可以直接追溯到是哪位祖人之后,或是迁出地是哪里,是以始祖为一世祖的某姓氏族群。

4、字辈(派语);一般字派相同的是同宗,但出于古代历史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相同宗支的族人在不同地方的字辈用字不一样。

5、家族的迁徙史。(可寻访了解一些有利信息)

以上几点,是寻根问祖的主要因素,有了这些资料就是你与同宗相认的信物和印鉴,没有以上信息的寻到祖源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寻根线索越详尽,寻到祖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寻根资料怎么去搜集?

1、寻访家族老人,认真记录他们口述的祖居地名、村名、祖先名、字辈、故事传说等,尽早采用照片、录音、录像手段将老人的手抄、口述资料记录下来,因为老人一旦驾鹤西游,就再也没有知道的渠道了;

2、查看祖坟墓碑文字,采用手抄或照相方式将墓碑文字留存;

3、查看是否保存老人过世时的祭文、遗嘱、地契,上面一般会有几代人的名讳;

4、在网上联系祖居地宗亲,向他了解祖居地某姓相关情况。还可加入宗亲群、在家族公众平台发表信息等,提高搜索量;很多时候,迁出地的宗亲也会在找迁出去的宗支;很重要的一点,发在家族公众平台上的信息,在互联网上随时可以搜索到,即使现在一时找不到祖源,也是给后人留下一份资料;

5、到祖居地实地走访,这样做更有利,更直接、更有效;

6、若是祖上有名人入县志档案的,可在当地档案馆查询资料,一般都会有记载这些名人的事迹。若有在外地做官的,可追查此地县志等档案。若是状元举人,可在档案馆查询这些人的履历(古代都会记载这些)。


寻根的部分错误观点

1、某地的某姓氏都是某人的后裔,一般每个支派会有聚居地,但并非在聚居地都是此支派;

2、同时期名字相同就一定是同一个人,在浩瀚的史海中姓氏同名者很多,即算是同时期同名之人也并非一定是同一个人;判断是否是同一人的标准:一是看年代是否相符;二是看事迹是否相符;三是看父系、子系世系是否相符;

3、老谱的信息就是对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可以比较肯定是历代名贤修订的族谱都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修谱者水平参差不齐,不是每个修谱者都有名贤的高度;

4、自家的族谱是最准确的,以自己谱去判定其他谱的错误,这种想法不一定错,但也不一定对;对与自家族谱矛盾的世系,用自己的世系去否定别人的是不正确的,要认真对比考证;否定祖先编定的族谱不是不孝,发现错误就要提出,在续修族谱时注明,你不敢改,子孙更不敢改,只会一代代错下去,可以不删除祖先的错误,但至少在可能的错误之处旁边注释你的疑问和观点,给子孙做参考;

5、族谱谱序是文人写的,所以族谱很正确?文人写序只会询问你家族源流,然后照写,不会去考证其正确性,所以“文人谱序≠谱系正确”;古代有谱师修谱,所以对文人谱序也要考证写序时间段你先祖和文人是否有时间和空间相遇的可能;

6、有几个字辈相同就是同祖首先要看相同字辈是否连续几代;如果是间空几个字相同,那没有任何意义;连续3-5代字辈相同的,且处于字派诗前部,那么是同祖的可能非常大,因为前几代字辈相同,表示后来忘记了老家字辈,出现自创字辈现象;连续3-5代以上字辈相同的,处于字派诗中部,不排除是本祖宗亲的可能;特别注意如果字辈是省、市、县通派,那么只是同宗,是否是同祖待考;

7、代距就是通常为20-30年才是合理的,不符合的是错误的,用代距否定他人世系是用共性否定个性,符合代距的不一定就是正确;代距只是参考,不是评判标尺。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