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乙未华容杨黎氏族谱简述

2017-10-15 10:22:18   来源:黎安新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光绪乙未华容杨黎氏族谱简述


本文以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杨黎族谱》(后面统称“乙未谱”)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述华容杨黎氏家族700年来的修谱历程与乙未谱的有关内容及特点,并谈点肤浅体会。

    (一)乙未谱之前,杨黎氏族谱共修撰了9次。

第一次。宋末元中的第四世杨承孙(字惟昌,南宋德祐乙亥1275—元泰定丁卯1327)于元大德癸卯七年(1303)系统记载了一世祖杨世杰、二世祖杨美实的事迹。杨世杰(字公英)陕西华阴人,东汉时期名臣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华阴)之后,于南宋绍定间(12281233)出关仕宋,为长沙刺史(宋时已无刺史之职官,如是以古职代称今职,当时长沙也只是县级行政单位,隶属潭州。此处存疑),到了湖南,后迁洪都安抚使,于淳祐庚戌年(1250)卒于任上。当时,其子杨美实(字伯充)刚从华容县令任上(历修县志均无任职记载,乾隆县志“侨寓”云:杨世杰,同州人,洪都安抚使,子宣义郎,因宦游徙居华容,或云为华容令。光绪县志所述相同去职告归,乃迎杨世杰灵榇葬于县城之东的五里村(今十里铺),并定居华容。

杨承孙称,自东汉至宋理宗、宋度宗以来的本宗流派(世系)资料均因金人入侵、杨世杰卒于任上而失传,故本宗派系只能从杨世杰开始。

本谱只记载了四代人(含撰者承孙兄弟这一代)的简历,属于家史之类的文字,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族谱,但草创之功不可没,资料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

第二次。第七世黎如琦(明洪武三年1370—景泰二年1451)编录。

后人认为第一、二次编录的创修之功颇大:“我杨黎族谱创自惟昌、如琦二祖,序名派,列字行,本本源源,昭然耳目。”(光绪乙未《重续家谱序》)我认为,如琦之功就是使家史具备了族谱的雏形。

因为他撰定了杨黎氏的名、行、字派。

杨氏成为黎氏的缘由也在二修中做了交代。

杨美实生子,长为绍庆,次为绍祥。绍庆无子,绍祥生三子,即承孙、受孙、俊孙;生二女,大女嫁黎季二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因黎季二郎无嗣,绍祥让受孙代姐姐主持家事受孙生元铭(字商臣)、元勋(字汉臣)二兄弟,均承黎姓为后,改姓黎氏,华容杨黎氏从元铭、元勋开始。承孙无子,俊孙生子德新,仍姓杨,杨公英之后黎氏与杨氏别姓易派,就从元铭、元勋与德新开始。

元铭生子仕初、仕福,仕初生子如珠、如宗。如珠早夭,如宗生子文清,从戎籍(军籍)。仕福生子如禹,如禹生三子文渊、文润、文湘,文润、文湘无传,文渊之子民俭亦从戎籍,这又是黎姓元铭、元勋子孙军籍和民籍分别的开始。

元勋之子就是黎淳的祖父有常,生三子:如琦、如琛、如斌。如斌即黎淳之父,志书作黎斌。

第三次。第八世黎浚(永乐十九年辛丑1421—天顺元年丁丑1457)编录。因时间与如琦相距不远——如琦去世于景泰辛未(1451),黎浚去世于天顺丁丑(1457)——世系增加内容应该不多,但黎浚根据前人口述和笔录的资料,写了一篇较为详细的溯源杨黎氏的《黎氏世纪》,现在成了研究杨黎氏不可不读的宝贵资料。他可能还对列传做了一些润色,从《黎氏世纪》和列传中对有常(士祯)的记载可以窥见一二。

第四次。第九世黎民牧(景泰六年乙亥1455—弘治十五年壬戌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