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东莞祖德流芳——潢涌黎氏大宗祠之二

2017-10-08 01:17:15   来源:黎安新 审核:       打印  转发  字号:T


图片1.png

注明:本文作为“好一个水乡福地——潢涌”的下篇。

山门上的灰塑麒麟松山、陶塑人物

图片2.png

 

山门屋脊上的陶塑鳌鱼、八仙、竹林七贤

黎氏大宗祠是这次来潢涌的重头戏,沿着古朴古香的老街巷前行,一座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巷口牌坊,一栋栋雕刻精湛的家庙,还有榕荫旖旎的护村河水,在船工的摇橹声中,就仿佛进入了一幅优美的文人画,那画里是扯不尽的乡土乡情。

图片3.png

 黎氏大宗祠山门全景

图片4.png

 山门檐板上的贴金雕刻

在河水拐弯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大祠堂,这便是黎氏大宗祠了。第一眼看上去便觉得气派,经典的岭南色彩(红灰)搭配,石雕、木雕、灰塑样样精湛。大宗祠建筑基本都是硬山式,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门厅前台左右有垫石,圆形红砂石柱矗立两厢,前檐额压檐披风,柱头梁架上雕刻着精美的鸟兽虫鱼,如意云雷纹饰,梁架之上是檐下档板上精美的贴金木雕,这是一组戏曲故事,不过我戏文知识不怎样,没看太明白这是哪出戏。绿色滴水之上便是岭南建筑的常见构件——灰塑。灰色的山石,显出山势的陡峭苍茫与嶙峋,翠色的苍松显出其耿直坚贞的本色,而红色的麒麟一幅下山而来威猛的气势。灰塑之上的屋檐之上也格外抢眼,陶塑的亭台楼阁之内文臣武将威武洒脱,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也是悠然自乐,嵇康、阮籍、刘伶等七贤在竹林里吟诗作赋,“文如璧造”、“光绪乙未”标识着这座宗祠的最后一次维修时间,两只优美灵巧的鳌鱼在蓝天里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据说黎氏大宗祠整个祠堂建筑如同一只乌龟,头、手、足、尾无一缺损,相比山门前的半截院墙就是乌龟的前足吧,足前便是河水。山门廊下悬挂着“德本”匾额,门头嵌刻着“黎氏大宗祠”,翰林学士黎溢海撰写的对联刻于大门两边,“门对旗峰百代孝慈高仰止,祠环潢水千年支派永流长”。而山门内侧另悬一匾,上书“少司寇”,不晓何意。

图片5.png

 灰塑作品:锦上添花

图片6.png

 灰塑:老龙教子

祠堂为三进院落,两天井,四合院式布局。进山门看门的大叔让我登记了姓名。正堂为忠孝堂,抬梁和穿斗式结合,每一根屋梁两端均为椭圆形梁托,梁托、梁钩、房檩上均雕刻有精美纹饰,多花草飞龙等。堂内两侧内墙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牌匾对联。而大宗祠最出彩的不是这些,而是两侧房上美轮美奂的灰塑。灰塑是粤地的一种传统室外装潢,它以蚬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纸草等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使用时,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各种丰富生动的形象,不怕风吹日晒。灰塑色彩一般为大红大黄大绿,色彩炫亮,极其醒目。黎氏大宗祠的灰塑主要分布在中路建筑的两侧厢房屋檐内外侧,画面广阔,故事表现栩栩如生,如岳母刺字、锦绣河山、前程无限、锦上添花、鸾凤和鸣、掌上功名、杨香扼虎、老龙教子、古鳌、岭南春色等,仿国画,生动自如,色彩流动。而故事的选择也基本围绕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的忠孝节儒家伦理精神,既有不忘乡土的情怀,又有兼济天下的心迹。

图片7.png

图片8.png

 百世其昌神龛,金碧辉煌

绕过忠孝堂内的屏风,便到了高悬“文章御史”的神龛祠堂,檐下两侧上方高悬着“松茂”、“竹苞”,看得出这是一个诗簪礼仪、钟鸣鼎食之家,想必出了不少的文章高手。而木雕金饰的大神龛和供案金碧辉煌,“百世其昌”,神龛内敬坐着各位祖宗,而神龛与供案简直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无处不精雕,蝙蝠、石榴、麒麟送子、福禄寿等吉祥如意的形象纹饰在期间变换着,繁复而精美,让人赏心悦目。供案上安放着五石供。廊下置放着几通石碑,其中有现存东莞署明年代最久远的碑刻,而这篇碑记是由宋、元、明不同时期的六人分期撰写的,铁画银钩可谓精美。檐下还绘有粉彩画,福自天来、和合二仙,还有意境深远的山水。厢房上的灰塑与正厅屋檐屋脊上的陶塑相对应,凭栏远眺的文客好不怡然,手持折扇的骚人也格外悠闲,谁拿着令旗威煞煞,谁手托双锤气宇昂然,又是谁手捋银须风范威严,是远古的故事化身天际的一道海市蜃楼,亦动亦静地演绎着曾经的故事与风流。

图片9.png

 屋脊上的陶塑人物

图片10.png

 灰塑:古鳌

从侧门进夹道,穿过小门进入荫后园,这是最近祠堂维修时增减的的,但据说也是古时已有。荫后园内中心是一方莲塘,绕莲塘一周便是日月轩、荫后园侧门和碑廊,一座嶙峋的假山爬满了绿色的植被,绿色掩映之下放着一些搜集而来的石刻。而碑廊内的碑刻都是当代人的作品。日月轩无疑是这进院落的中心建筑,上下水光天色交汇在轩上,熠熠生辉。

图片11.png

 日月轩

图片12.png

 荫后园内搜集而来的“龙溪书院外馆”匾额

祠堂内的厢房内现在展览着潢涌及潢涌黎氏的历史变迁,以及现存的和已经不在的重要的文物景观,如果没有这些照片,我也不会明白那一座座家庙与这座大宗祠到底是什么关系,也不从找到它们一个个的位子。出来的时候,大叔很热情地跟我想聊几句,可惜他只会东莞粤语,这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难度系数太大,压根儿就听不懂,但也只好盛情难却,唯唯诺诺地应酬了一阵子,继续自己的潢涌古巷之行。

图片13.png

 山门的垂脊狮子和檐下花板

图片14.png

 黎氏大宗祠门脸牌匾,

其中“少司寇”是由方苞题写的,这可是明代桐城派的开山祖师哦,绝对的大文豪!

图片15.png

 这是山门后座上的狮子,不过没拍好

图片16.png

 灰塑:古鳌细部,金鱼、蟠桃、小鸟。小鸟前还有一只跟黄色小兽想象的小兽,那便是全鳌图了。

图片17.png

 没记住这只凤凰的名字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正厅忠孝堂牌匾及内部右侧

图片20.png

 祖德流芳

图片21.png

 三进院天井,那上面的灰塑是鸾凤和鸣

图片22.png

 文章御史

图片23.png

图片24.png

图片25.png

 金碧辉煌的神龛供案,及其上精美的雕塑蝙蝠、禄神等

图片26.png

 碑廊

图片27.png

 日月轩内的明代刑部左侍郎黎光瞻像

图片28.png

 狮子对古鳌

图片29.png

 廊下的和合二仙,这种是否称为粉彩画?

图片30.png

 透过花窗观神龛

图片31.png

 夹道

图片32.png

 灰塑

图片33.png

 荫后园侧门

图片34.png

 日月轩侧影

图片35.png

 三进院落主厅侧影

图片36.png

 厢房上的灰塑:锦绣江山,挨着的应该是江南春色。

图片37.png


摘自:天下黎氏,原创作者:黎阳,编辑:黎志宙,核稿:黎恒曦,勘误:黎国强(联系电话13728886039)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