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少才 著诗词集《浅吟集》
2020-04-28 08:18:50 来源:黎子龙 审核:黎国强 打印 转发 字号:T
浅吟集
作者:黎少才
出品:星星图书、修远文化
出版:四川民族出版社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码:272
黎少才:原名庆仁,字柳卿,自号识字种田郎,原籍广西岑溪市,现为海南省琼中县人,曾任农场中学教师,党委秘书等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创作诗词、散文等,有诗词刊发国内正规报刊杂志或获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海口市作家协会、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楹联学会理事,琼中县作家协会理事长。作品结集为《浅吟集》《低唱集》(辞赋散文集),在编待梓。
如闻其声
咏黎母山
坡公逸韵世传吟,
黎母源流拜古今。
山水琼中撑大蠹,
人文祖庙灿黄金。
彤云贴树张天幕,
青霭冲泉震石琴。
驰誉神州星月耀,
跻身五岳共知音。
观百花岭瀑布
百花岭上百花飞,
泼雾倾云喷瀑奇。
一泻从容流水去,
携朋共赏雪霜姿。
堑对村乘坡河泛舟
一碧长天水一方,
青山潜影浸衣衫。
轻舟出没人声隐,
荡桨谁知几道湾。
耕山种水两相宜,
鱼跃闻惊白鹭飞。
美景追寻蒙挂彩,
诗人捧腹笑开眉。
如获其思
住惯山斋自在吟|黎少才
我接触和学习古典诗词,已有五十多年的岁月了。
正当青春年少的时候,赶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我考入当地中学读了三年的半工半读初中,学校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只得一边读书一边参加各种劳动。我就参加过大炼钢铁打矿石,给土高炉送木炭,到生产队进行深耕改土,在校园山坡上种菜自产自给等,时称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半拉子初中毕业后,回农村这个大熔炉锻炼了。那阵子又是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盛行的时候,根本认不清方向。每天在生产队繁重的劳动之后,觉得很空虚,就找一些书来读打发时光,心中有个朦胧的想法:读书有知识总比无知识好,不管有用无用,知识藏在肚子里总不碍事,并且,深信知识会改变命运。后来,我搜集到许多各种版本的书籍,其中有《诗经》雕刻版,《四书集注》《史记鉴略离句读本》《古文评注》《全唐诗详解全卷》《填词百法》等等线装书。这些书而今还珍藏着,要留给儿孙辈。还有一本《小学论说精华》,其中屈原名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世人皆浊而我独清”,让我茅塞顿开。继而阅读其他书本,有句“寒金冷石,人弃我取”,让我感到激动,使我倍增勇气,开足马力在书海中畅游。
在这些书籍中,我读得最多的就是《全唐诗详解全卷》和《四书集注》,让我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慢慢从中悟出一些门道,为今后的习作奠定了基础。唐诗读多了,逐渐掌握了基本格律,便萌生了创作的欲望。毛主席诗词发表并出版了,预示古典诗词是会有市场的,使我更加醉心研习诗词,并开始了读写训练。1980 年,当地县文化馆举办庆祝建党六十周年诗歌征集评奖活动,我有一首七律一首七绝分别获得二、三等奖,于是,对诗词的兴趣更浓更有信心了。
1981 年,我应聘到海南农垦阳江农场中学任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师,跳出了“农”门,远离故土,走进了未曾领略的新天地。过了三年,农场党委调我到场党委宣传科任职,继而任政务秘书、党委秘书。这期间,我有机会到农垦系统和省内外各地出差、开会学习、进修交流等活动。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有感而发作诗填词。其中因工作关系,得以游历了一些名山大川、风景名胜地,因而诗作迭出,得到了更多锻炼。
而我的创作高峰是在 2014 年琼中县党史办聘用从事撰写《中共琼中县党史》以后,一方面结识了叶传雄、李景新、王海、高照清、叶清仰、唐鸿南等文朋诗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得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拓宽了视野,触发了更多激情。尤其是随这些富具才情的诗友们到县内各乡镇采风,游览许多具有黎苗特色的富美乡村和琼中独具风情的旅游景点,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获得许多愉悦身心的感受。这时期的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我集结为“琼中吟”小辑,是我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我先后有幸结识了在省城很有声望的诗词大家包德珍、郑邦利、李敬忠、李求真、王衍鏊、周济夫等诗词泰斗,拜读了他们的诗词大作,让我“赶有楷模、学有典范”,丰富了我的创作实践。
说起我的诗词创作历程,不得不提及我的“知味斋”。我这个“知味斋”,定性为“求知得味之谓也”。“知味斋”是两间砖瓦木结构的简陋建筑,也是有一些来由的。海南建省后,海南农垦系统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农场动员个人承包集体土地,我便领了 52 亩,先后种植了荔枝和橡胶等经济作物,在山地盖了管理用房兼书房。劳作之余便游弋于书山文海之中,算是劳逸结合,若写作兴趣来了,有了灵感,便付诸笔墨。我许多诗词文赋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炉的。我这山斋,可以用“四壁烟尘陪岁月,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样一副对联来言状。夏天蚊虫多,冬天冷风大,那才是不折不扣的寒窗。有时暴风骤雨拍打房顶的声音,我视为如听天籁,习以为常了。当然,它后来成为与我相依为命的一方乐土,也有美妙之处。四周鸟语花香,早晨清风徐来,晚上清静安谧,适宜调涤心境,随遇而安,读书写作无拘无束,自得其乐。所以“住惯山斋自在吟”,可当作人生一大享受。
认准了热衷诗词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便必须不懈努力。但由于天生愚拙,创作的诗词离所谓的“精品”相去甚远。几十年来,熬到了我这把年纪,还能动手动脑做些织字堆文的游戏,不经意间居然存箧的诗词联赋有上千首。然而许多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最早发表在由辽宁铁岭于海洲主编的《湖海嘤鸣集》,少数曾发表在《中华诗词》《诗词之友》《诗词世界》等公开发行的杂志,也有些诗词刊发在广东的《诗词报》《海南农垦报》上,刊登较多的有《海南诗书画》《琼苑》《琼声》等不定期刊物。其中,《海南诗书画》曾整版刊登我的诗作,副主编王衍鏊先生在收阅我的诗稿时,觉得我的两 组田园诗与众不同,清新可喜,欣然作了题为《置案诗偕适意歌》评介文章,算是比较中肯地做了具体赏析,并发表在《海南诗书画》2008 年总第 9 期。他与我素未谋面,却对一位陌生的作者给予重视,足见他诗品人品多么可贵。我也暗暗庆幸平生遇到流水知音,在此深表谢忱。
有道是“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王衍鏊先生的诗评,我作为本书的序言介绍给读者,不是自诩,而是想起到心灵沟通的作用。我的人生是微不足道的,诗词习作也是其貌不扬的,我这只丑小鸭,不指望成为白天鹅的。敢于亮相,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年 10 月,我随琼中县作家协会组织采风活动,陪同海南省作家一行到湾岭镇鸭坡村参观富美乡村建设时,在曲径回廊的一株大树上,看到钉有一块木牌,赫然写着“每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他自己的姿态”,语言朴实却带有真理。我奉若至宝。是的,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人生定位,自己是平民就不要和有权势的人相比,正如一棵小草不要和那些乔木相比是一样的道理。但由于仍是世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它的存在是有理由的,就以它自己的姿态呈现吧。于是,我找到出书的理由。现在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本诗集,而今付梓,一经面世,弃取由人,请读者鉴谅。
作者识字种田郎,2018 年夏历戊戌初秋年方七十有六于知味斋
如读其人这是目录哦……
资料来源:修远文化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