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学工业界最高荣誉奖获得者 :黎念之的科学人生

2019-05-03 08:30:44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勇       打印  转发  字号:T

IMG_5895.JPG

液体膜的研究对于黎念之来说只是一个光辉的起点,近十几年,他主要研究用于海水淡化及水处理的高分子固体膜,并在液体和固体膜的研究中获得了四十多项美国专利,正是因为他在膜科学中卓越的成就,2001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化工诺贝尔奖”的“珀金奖章”,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

1971年11月6号,《纽约时报》刊登了黎念之的大幅照片,一时引起了很大轰动。黎念之首次发表了关于液体膜的论文。这使得他在参与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再一次为大众所关注。同时,在化工专业领域也掀起了对这一新发明的研究热潮。经过三十多年的各方研究,液体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药、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太空技术等领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黎念之是当之无愧的膜领域专家。

1990年8月15号,第一届国际膜学术大会在美国隆重召开,黎念之作为这次国际会议的主席,在大会上宣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亲自发出了一封贺信,他在贺信里对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膜学术大会表示了祝贺,因为膜技术对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作为华裔科学家的黎念之,带动和推动了世界膜学的前进,现在,黎念之已经数十次地担任国际化工会议的主席。

IMG_5896.JPG

有人说,黎念之的成功是典型的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相结合所致,但黎院士说他现在有很多做法是非常西方化的,因为他觉得东方人一般有些拘泥的习惯,西方人比较明朗,比较敢做敢为。用这样的态度在美国生活下去,是很符合美国人的精神。然而黎念之并不像现在的有些年轻人一样,完全的西化,他至今还是维持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与爱国情绪,这恐怕是他从小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有关系。

黎院士常常说起,是鲁迅先生说,“好像中国人看到洋人的膝盖就软了,没有沾过尘土的灵魂经不起战斗,没有失过眠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句话给了他东方人的自尊,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几十年,黎院士最不愿看见的就是有一些中国人很不愿意把自己当作中国人,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变成美国人。

黎院士时常教导自己的孩子,并且也以身作则。他在管理一家大的化学公司时,实际上要管理很多美国人。在管理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美国人时,他的做法是硬的软的都有。在他的公司里有两位很资深的技术人员,平时总喜欢趾高气扬。在美国,一些美国人,看到他们的上司是一个东方人,心理上往往不会很服气的,认为东方人不如他们。这两位美国下属对他们的华裔上司特别不友好,而且工作成绩也非常差。公司里的许多华人和美国人都曾向黎院士提出,不能因为他们影响了公司利益,破坏了公司规矩。

当时黎念之考虑到,假定他们对自己很友好,干活不好,那反而容易处理。但他们对自己不友好,你去解聘他的话,恐怕会有负面影响,这在中国似乎不易如此办理。但黎念之在处理这一问题点上,他非常美国化,敢做敢为,当机立断,不但解聘了他们,而且在公司召开会议,定下规矩,如有不尊重人、工作不努力者公司绝对不留。这件事过后黎念之发觉他这样做是对的,因为解聘了那两个员工以后大家都很服气,干劲反而高涨了。

“无论我在美国多少年,我都是中国人;无论我在美国取得了怎样伟大的成就,我依然是中国人。”这就是全球化学工业界的最高荣誉奖——珀金奖的获得者,也是首位获得此奖的华裔科学家黎念之经常说的一句话。

岁月流芳,芳名自留。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