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风与阆苑书香门第

2019-03-28 08:00:05   来源:黎小玉 审核:黎勇       打印  转发  字号:T

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夹一种有香气的芸香草,书籍打开后清香袭人,故称为“书香”。后以“书香门第”指代有“书香”的读书人家庭。在先辈读书人影响下诗书传家的科举仕宦家族,更被认为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阆中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在形成文风、培育人才的历史过程中,阆苑书香门第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而书香门第的形成和绵延发展,得益于传承家教家风。

家教即父母长辈对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与知识教育不同,家教更注重人文礼俗和道德伦理的教养,正如《说文解字》所云:“养子使之善也”;在科举时代,以儒家德行修养为基础的“修齐治平”之道,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和追求,成为家教的精髓。家教经过一代一代星火相传,相沿成习,最终形成家庭或家族的思想境界和整体风貌,称为家风,又称门风。

史志典籍中,多有阆苑书香门第出人才的载记。是家教家风催生书香门第;而书香门第传承家教家风,造就了代代俊杰英才。

                             一

    阆中早在汉唐时期,就广出人才,名以才显,文以家传。

    汉代谯玄、谯瑛父子,以文才秀美,不仕伪朝而名满天下,他们当是阆中最早的书香门第了。汉代选官实行乡评里选(地方评选推荐)的“察举制”,汉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谯玄被举,由公车送入京城,经对策(笔试面试)名列前茅,拜议郎之职,为皇帝顾问应对,参与朝政。后王莽摄政,谯玄便改变姓名,弃官归回家乡。而当时公孙述据蜀称帝,接连来聘请出山做官,谯玄都不答应。巴郡太守章仆转达公孙述旨意:“如不肯起,便赐以毒药”。谯玄仰天长叹,慷慨陈词:“……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药。其子谯瑛泣血叩头,愿拿出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说情,获允。谯玄遂隐居田野,在乱世中培训儿子们勤习经书。儿子谯瑛也是著名学者,曾为东汉明帝讲《易》,任北宫卫士令,尚书郎。谯玄父子以博学多才和志气节操,成为后世读书人的榜样,也是家乡阆中的骄傲。

汉晋时期,阆中是巴蜀出人才最多的地方,《华阳国志·巴志》列举巴郡包括落下闳、任文公、周群等在内的十三位杰才,就有十二位是阆中人,这与文风家传有很大关系。东汉时阆中七大姓的严姓中,有严遵、严羽父子,学行兼优,德操高尚,家风卓然。据《华阳国志》载,严遵通经博学,经推举策试,任扬州刺史,在任清正廉洁,为政宽和,仁惠爱民。朝廷几次调严遵升官外任,州郡官吏及百姓都云集城外,塞路阻车,不肯放行。皇帝只得下诏,让他继续留任。直到连续任扬州刺史十八年后,严遵病卒于任上。官吏、百姓若丧考妣,自动聚集送钱百万,欲以赡养其家。严遵的儿子严羽十分优秀,被拥戴继任了扬州刺史。严羽颇有父风,坚决不受礼。百姓只能作罢,送钱的官吏效法严氏父子,没有将凑集的钱带回去,用来周济穷困的行人。

唐朝阆中人尹枢,从少小学童到古稀老人,读了一辈子书,终于在已逾七十岁的唐德宗贞元七年(791)高中状元。当时的大诗人卢纶写了一首诗《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描写了德宗皇帝宴请新进士的盛况,“贡文齐受宠”,试卷文章受到皇帝赞赏;“争迎陆与潘”,卢纶邀请尹枢二人到自己家乡做客,说人们将会像迎接晋代著名文学家陆机、潘岳那样来欢迎你们。诗中描写,可见对尹枢二人才能的评价非常之高。尹枢数十年刻苦攻读和修身养德的榜样,极大地鼓励、影响了弟弟尹极,在二十二年后的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已经七十多岁的尹极也高中状元。古代有文才的年轻俊秀,常被尊称为“凤”。年逾古稀的尹氏兄弟被尊为“梧桐双凤”,应是对他们的特殊褒奖,尹氏家教家风造就了这一双从阆中平民街区飞出的“老凤”。

                        二

说起家教家风造就人才,北宋阆中“三陈”家族最为典型。

三陈高祖陈翔,忠贞正直,唐末助王建入蜀,任军营参谋兼长书记。因反对王建据蜀自立称帝,被挤出中枢,外任阆州新井县令。陈翔“见王建执迷不悟,遂弃官,家保宁之阆中”。陈翔诫子孙读书修身,但须在“明天子在上时,方可以出而仕矣”。后代们忠实地践行先祖告诫,在五代十国战乱时期,其子陈诩、孙陈昭文,均未走上仕途。直至其曾孙陈省华,带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隐于阆中南崖石窟攻读砥砺,直到世事昌明,宋朝建立,才应举入仕。陈氏“不求金玉贵,只愿儿孙贤”,将刻苦勤奋、忠君爱国、尚文崇德的家风门范,一代一代传下去,终于造就了巍科重臣,朝中鼎鼐。陈尧佐先于太宗端拱元年(988)中进土,官至宰辅,为北宋一代名相;尧叟于第二年(989)中状元,亦官至宰相;尧咨在真宗咸平三年(1000)也中状元,文改武职,官至节度使。三兄弟中两状元一进士,父子四人同朝,极为时人艳羡,世称“三陈”。人们称颂三陈父子的学问和政绩功业,更深入思考三陈家族何以能成功?终归认识到家教门风的重要,高度赞扬陈氏家教极严、陈省华与冯氏夫人教子有方。阆中陈氏教子的故事千古流传,仅举几例:

    陈省华夫妇送三个儿子到阆中城郊一个山洞读书,是怕儿子们染上纨绔子弟的恶习,刻意避开市城喧嚣,请流落在此的一位姓安的南唐高士作老师。课余时孩子们须拾柴抬水,种菜务瓜,自己做饭洗衣,还须在寒冬酷暑、风雨冰雪中历练。遇嘉陵江涨水,家中送粮接不上时,还得尝尝饿其体肤、野菜充饥的滋味。三个孩子从小就在艰苦环境中勤奋学习,顽强锻炼,立下怀仁济世的雄心壮志,为日后登科仕进打下扎实的基础。陈尧咨以射箭自矜,看见卖油翁从钱孔注油不湿的绝技,悟出熟能生巧、戒骄戒躁的道理。欧阳修在据此写成《买油翁》故事,至今载入教科书。

陈家循规守礼、勤劳简朴的家规,在儿子们成家立业后讲究更严,举止皆不得逾矩。他们当了朝廷高官,回家在父母面前依然恭言谨语,侍立在侧,十分孝顺。家里来了客人,见已是高官的三个儿子尧叟、尧佐、尧咨侍立在陈省华夫妇身后,客人坐着很是不安。省华说:“小辈站着陪长辈,不是很正常吗?” 陈省华妻子冯老夫人带头清廉持家,每天带着儿媳妇下厨做饭,饭菜简朴,不许侈费。大媳妇马氏向丈夫提出要求:“我乃宰相夫人,在娘家从来没煮过饭。给你爹说说,免了我天天下厨吧!”尧叟忙摇头说:“我爹要求勤俭,我不敢。”马氏便回娘家哭诉。其父马尚书把女儿的要求直接向陈省华说了,陈省华道:“没人让她一人做全家人的饭啊,她只是跟着我那老妻在厨房打个下手而已。她不打下手,难道让她婆婆一人操劳?”马尚书一听老夫人还亲自主厨,只好说:“这确是我说的不是了,小女就烦亲家多多指教吧。” 

儿辈身居要职,陈省华夫妇更重视官德教育,要求他们持正修身,善政施仁。一次陈省华听仆人说家里一匹劣马被陈尧咨牵出卖给一个商人了,马上召来儿子,严厉批评:“那匹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我们家的人都不能制服它,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身为翰林,怎么能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说罢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家里人,要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史书上还记载一个著名的故事,一次陈尧咨从荆南知府任满回家,冯老夫人问他:你身居一郡之长,有何政绩?尧咨得意地说:“荆南地处要冲,迎来送往官员很多,我常在宴会上表演射箭技术,客人们没有不称赞我是神箭手。”老夫人听后大怒,责骂道:“你父亲教你忠孝辅国,如今你身为朝廷大臣,不以施仁政为己任,竟以炫耀雕虫小技为乐,怎么对得起你父亲呕心沥血的教导呢?”说完,举起棍棒就朝尧咨打去,把皇帝赏赐给他的“金鱼袋”都给打碎了。

司马光称赞说:“三子接踵为将相,子孙繁衍,多以才能致美官,棋布中外,故当世称衣冠之盛者推陈氏。” 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将陈氏家教故事编成戏剧《陈母教子》,流传久远。陈省华夫妇家教故事更教育砥砺后嗣子孙,陈氏代代有杰才俊彦登科入仕,成为光耀桑梓的科宦望族。据笔者从《陈氏十修谱》统计,陈尧叟有四子十一孙,尧佐有十子三十四孙,尧咨有七子十四孙。三陈子辈二十一人,基本上都有科举功名和官职,而且大都在任职于中央朝廷,形成了自陈省华算起四代为官,四世同朝的显赫家族。至孙辈,登科入仕者亦多。家风惠及远亲,三陈叔父陈省恭之子尧封、之孙陈渐,父子曾一同参加廷试,陈渐中进士,而父亲落选。陈渐坚持长幼有序,力辞不就,请求擢其父亲陈尧封,皇帝欣然允许;陈渐只作了个天水尉。陈渐从小以文学知名于蜀,当时读懂并通晓汉代扬雄《太玄经》的学者极少,陈渐的相关文章推荐到朝廷,皇帝特召他到学士院考试,授仪州军事推官,后官至耀州节度推官。三陈后裔在宋之后历朝知名者不乏其人。尧佐后嗣迁居南充的陈以勤、陈于陛父子,在明朝万历年间,相继高中进士,出任宰相。

                         三

宋朝阆中有陈氏望族,到明朝,则是鼓楼山(今属阆中市治平乡)任氏家族以家教家风成就人才,成为明代书香门第“阆苑第一家。”

任氏入阆始祖任潮海,明洪武九年(1376)“以都宰(都尉)统军治任巴北”,退休后落业阆中。传至曾孙任让,成为读书人,由贡生举明经,“任黄梅县丞,摄县事”。这位代理知县政声卓著,乐于助困,公正清廉,退休归阆时,“行李萧然”。明嘉靖《保宁府志》载,黄梅县为其“建祠祀焉”。一个七品县官离任后被百姓建生祠,实属罕见。然而任让一生最大的功绩,是立家训、家规十八条,严家教,树家风,“杜门教子”,成就斐然。他的儿子任仪,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御史。五个孙子有四位科举成名,相继为官。其中任维贤为明正德九年进士,陕西湖广五省总制,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三品);任企贤为嘉靖四年举人,固元知府(四品);任希贤为举人,保宁府学教授(正七品);任仰贤为贡生,汝州府同知(正五品)。明嘉靖间川北道杨瞻在阆中城竖“经元翰林”“豸绣进士”“发轫都宪”“双凤坊”“父子联芳”“聚星联耀”等六座牌坊,都是为表彰任仪父子、任维贤兄弟。

    任氏家训把“敦孝悌以笃天伦”摆在首位,忠孝传家也是家风的核心。御史任仪,公正廉明,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两次秉公而得罪大太监刘谨,两次被贬官,仍公忠持正,无论职贬职升,都政绩卓著。任维贤耿介正直,公决果断、因忠贞爱民,多有政绩而授予“总制陕西湖广五省”之职,位高权重,是明代官职权位最高的阆中人。难得的是,他崇尚道德伦常,“敦伦睦族”,母亲丁忧,守制期满,继续守孝,不再出仕。分家时他将祖产全部让给弟弟,族中孤女出嫁时,还捐出家资作嫁妆。地方官和乡民邻里都称颂他是“士大夫楷模”。他的几位弟兄都忠孝可诵,任职各有功绩。

任氏家训要求子孙“修实行以端人品,戒奢华以崇节俭”,把养德和勤俭作为人品之根,勤政和清廉视作为官之本,严禁贪财奢糜,任氏子孙都谨遵躬行。《保宁府志》载:任维贤“历任三十年,清白自守,家无余积”,当了三十年官,权位最高时管辖五省军政,而离职时家中没有存银,没有任何多余财物。任企贤任固原知府,刚正严明,居官清廉,为民造福,多有恩德。难得的是在生活中品行端方,传为佳话。《阆中县志》记载,企贤年少时,长辈为他聘了廖氏为妻。这廖家后来很穷,廖姑娘长得又丑陋。到成人时,人们议论:企贤身居要职,父子都是有名的高官,这廖家女儿不合适啊!任企贤却说:“这是命运的安排,若嫌弃她,既不祥,也不义。”竟不顾世俗非议,把廖氏女娶回家。

任氏家族耕读传家,“勤学问以光祖宗,勤耕织以丰衣食”是其家训的重要内容,规定“子弟不问贤愚必送读书,当要身体力行,以重实学”。前辈出了任仪、任维贤兄弟进士举人、高官名宦,后嗣子孙代代敬祖效贤。从明代中期算起,至清初百多年,任氏家族出进士六人,举人贡生十多人,成为明代阆中著名的书香门第。其中任维贤之子任淅生为贡生,官至山东布政司参议。任维贤长孙任应征为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陕西巡抚(从二品)。任维贤曾孙任道久为“恩荫国学生,诰赠文林郎”。任维贤玄孙任栋,叙州府推官,知蒲折县事。绵延到清朝,任维贤玄孙任栋之子任遡昉,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蒲折县知县。任遡昉侄子任兰枝,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榜眼,官至礼部尚书。任兰枝之子,清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任氏家教家风,造就十余代子孙登科入仕,任仪、任维贤、任企贤、任应征还被列为乡贤名宦,岂止光宗耀祖,也书香桑梓,给家乡阆中留下育人范例,在科举史上也堪称佳话。

                       四

有清一代,因时近记繁,阆中书香门第资料相对更多。比较典型的,要数赁居三陈街的王氏一家,学道街黎氏一家。

清代阆中王氏先祖颠沛流离,由甘入蜀,定居阆中,崇尚文章道德,重视家教,终是科名荣显。据《阆中县志》和《王氏宗谱》统计,王氏从入川第三世孙王琏之后,百余年间出了一进士、五举人、四贡生、七秀才。

王氏子孙勤勉于学,诚实于人,耿介于世;做官的运气却不太好。《阆中县志》谓之“均以科名显而禄命不终”。七世孙王掖,咸丰九年(1859)己未科进士。《王氏宗谱》记载了一段皇帝赐名的佳话。殿试后丹墀唱名时,咸丰帝把“王掖”听成了“王爷”,认为此名不好。恰正届寅时,天已渐亮,知他字“旭初”,便依其意,当场钦赐改名为“寅亮”。以王寅亮之名赐进士出身,后又考录为翰林院庶吉士。他算是家族中功名最高的了,可惜因忠厚耿直,不善夤缘,无显贵提携,终是官运不顺,后外迁仅任四川仁寿县教谕。

王氏子孙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对文化教育贡献卓越的两任锦屏书院山长。

四世孙王应诏,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举人,三次赴京会试未中,列为“大挑”一等,授代理福建省连城、长泰知县,后补任平和县知县。他待人处事,总是以实心应之,天性纯一,诚恳实在。据《宗谱》记载,福建巡抚获罪被查办,发现有王应诏在官场应酬中为巡抚祝寿的诗句,因此被疑为同党,流放新疆伊犁三年。王应昭本来两袖清风,加上穷途潦倒,体弱多病;其子王翰只好放弃已中举人的功名前程,随父入疆,殷勤侍奉,备尝艰辛,常是衣不解带,药必亲尝。直到三年期满,又送父还阆,以孝贤感动了无数人。王应昭经此劫难回家乡后,决心为川北文化教育事业奉献余生。他眼见过去就读的锦屏书院成了荒芜之地,一片凋零,痛心疾首,多次拜见川北黎学锦,请求在原址恢复重建书院。黎学锦是一位颇有作为、对阆中建设卓有贡献的好官。他重视文教,毅然采纳王应昭和其他乡贤的建议, 将在府署之西已頹破不堪的书院迁回古治平园处重建。据道光《保宁府志》载,迁建不仅恢复原有格局,而且“扩其规模,建讲堂学舍数十楹,前建文昌阁、奎星楼”,“院后构池引渠,周绕台榭,置四照亭、石桥等,仿宋文同《东园十咏》诗意,构成十景,蔚为胜观”。还落实了书院田产、房产和膏火资金。书院重建落成,黎道台选聘德高望重的王应昭任山长。从此历嘉庆、道光两朝,王应昭主持锦屏书院二十余年,为阆中保持川北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直到“年八十五,沐浴、整衣冠,(在书院办公处)端坐而逝”。

七世孙、王寅亮的弟弟王扩,乃王应诏的曾孙,是王门又一位对锦屏书院和阆中文化卓有贡献者。王扩咸丰八年(1858)在四川乡试中录为副贡第一,经廷试可候铨(等待选用)直隶州知州。当时“候缺”者非常多,很难补上实职,所以回到家乡。他效法曾祖,修文执教,先课读侄辈,后执掌锦屏书院。《县志》记载,他主讲锦屏书院时,教导学生衡文务实,崇尚真理,使书院的学习风气有很大的转变。他“生平性抗直,行高洁,官府待之敬礼有加,扩亦未尝一干以私,洵士林中之楷模也”。

故居在今学道街1号的黎献一家,也对地方文化教育做过很大贡献,清代中后期出过三进士、九举人、十一贡生,黎献也是著名的锦屏书院山长。

阆中史志中可以看出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即贫穷和灾难困厄,难不倒秉持家教家风的书香门第,再困难也要教子弟读书上进。阆中黎家就是典型一例。黎氏入川先祖黎元恭,明末由陕西庆阳知府升任川北道,在战乱中殉职于苍溪战场。其子黎尧天在战乱中卖卜为生,定居于阆。艰难生计不废读书,三世黎骞考中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科进士。四世黎瑛、五世黎原豫均在乾隆间考中举人。黎原豫,在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其母刘氏还年青,守节不嫁,以女红针织、帮人洗衣维持家计,千辛万苦还教育儿子读书。所以,原豫特别孝敬母亲,人称至孝。他读书特别刻苦,才智过人,二十岁考中举人。未久母亲去世,黎原豫痛不欲生,伤心至极,竟投嘉陵江自殁。知县旌表其门,誉为大孝。原豫辞世后,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他的夫人是举人刘承莆之女。刘夫人与她婆婆刘老夫人一样,历尽艰辛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再苦也要教子读书,对三个儿子“督课甚严”。最大的儿子黎献在父亲辞世时才十四岁,在刘夫人教导下读书特别用功,先考中秀才,又由“廪生”而考为“恩贡”。为帮助母亲、扶持两个弟弟,黎献开办私塾授徒,同时也教弟弟读书。在母子倆精心培育下,二弟黎怀辛酉科中举,三弟黎靖庚午科(1810)中举且为四川乡试头名解元,苦读十年在庚辰科(1820)更高中进士。黎献执教有方,声名大著,于道光元年(1821)举为孝廉方正,聘为锦屏书院山长。自四世黎瑛算起,五世黎原豫和他的三个儿子,祖孙五人在两代刘氏婆媳的督导之下,全都登科中举,六世最小的黎靖更金殿唱名。于是黎家成为驰誉川北的书香之家。《阆中县志》说:“门弟子之盛,一时无两”。

黎家最为突出的,是黎献的女婿金玉麟,在家教门风熏陶下,不仅登科授官,还成为了不起的诗人。金玉麟原籍辽宁辽宁义县,道光间其父为维州(治所在今天四川汶川西北的薛城镇)守将,在戍边战役中阵亡。十六岁的金玉麟只身飘流到阆中,锦屏书院山长黎献发现收留了他,供其读书,成为其得意门生。成年后,招赘为女婿。玉麟刻苦攻读,24岁中举,30岁中进士。先授任兵部主事兼上谕处行走(相当于皇宫秘书)。后迁任陕西定边、澄城、渭南知县,宁羌州知州。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起义军一部攻陷宁羌,玉麟以身殉职。时年五十五岁。太平军在其棺木上贴纸大书:“此好官也,该士民应将其灵柩好为照护,妥送回籍”。金玉麟著有《二瓦砚斋诗钞》十卷,录诗1141首,词46首,是已知写作最丰的阆中籍古代诗人。其人生经历在丰富的诗作中多有反映,当时名人评价其诗为“引领风会之作。”其中记述读书、应考的诸多诗作,是研究清代社会状况、特别是科举和阆中地域文化的重要资料。

                                                 2018年8月1日写毕

6.jpg

作者:刘先澄

撰稿:黎国强 黎必华

拍摄:黎 勇   

视频制作:黎 勇

审核:黎国强  审核报道组

           世界黎氏网川渝报道组

                 2019.3.24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