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大贾黎连城的兴衰

2019-01-28 09:34:16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耀龙       打印  转发  字号:T

桂林人大多知道旧时有个布商张永发,却少有人知道在同时,桂林还有个声名显赫的绸缎布匹大贾黎连城。他曾任桂林县布匹商业同业工会主任委员、桂林总商会会长和广西商会联合会会长。

黎连城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于临桂庙头汉塘村,未成年时就在布店当学徒、店员。他做事兢兢业业,曾扎一副绑腿,背一口大刀,只身千里到百色等地为老板收账,从而深得赏识。他刚成年时,决定回江西度晚年的老板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均源布店(现解放东路建行处)整幢四层楼(面积约400平方米)以先赊后分期付款的方式售与他。

刚接手时,他资金匮乏,先后与陈芝九、赖跃轩、黄云程、陆子瑛合股经营,后又新开了明德布店,与人合股开了老天成金店。据笔者的岳母(他的五女)回忆,黎连城与店员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好,干得好的就重重奖励。二十年中,十多个店员没有解雇一个,且主雇同时吃饭,民主决定该进什么货。他从不销洋货和假货,坚持薄利多销,只赚15%的毛利。又视信誉为生命,从不拖欠货款,在其鼎盛时期,店里布匹的存量达700—800匹。他很注意营造经营大环境,在同行中发起了具有互助金性质的“日会”,由他掌管互助金,专贷给遇困难的商家,因而他在商界的威信很高。同时,均源布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向愿领受者免费赠送疳积散、六神水等药品。过年和遇灾,他就差人在街头向排队者施舍粮食和食品。又雇人在十字街等地守更巡夜,漓江建桥时,他又送去作浮桥用的船只、浮板和铁链,并雇人管理。

1924年,桂林城发生沈陆大战,达两个多月,城内缺米,饿死不少人。黎连城随桂林县县长石宝恭等四人先是写信用箭射给城外的围军军阀沈鸿英部,而后骑马去拜见城内的守军陆荣廷长官,请求双方停战四天,开城让农民进城卖米卖菜,不料陆将韩彩凤拔枪把石宝恭打死。幸免的黎连城等只好用红十字会的名义,劝富户捐钱粮并设粥厂,每日早上向灾民施粥。此类义举,为黎连城及他的商店赢得不少信誉。

1944年秋,日寇入侵桂林,黎连城所有店铺被毁成废墟。一家老小只好在白果巷难民区居住。一日,驻桂日军头目邀他出任桂林商业维持会会长,言称不会亏待。第二天清早,他与家人装成难民,分散逃出城外,隐在临桂会仙廖家村,以示决不做汉奸。

光复后,黎连城留存的黄金渐渐用光,沦为城市贫民,1955年去世。

540347cfgcb3bd3e8f6d8&690.jpg

图为1946年6月, 白崇禧夫妇在南京接见制宪国民大会广西省职业团体代表7人(国民政府 1946年4月20日公布) ,照片中间着军服者为国民党桂系著名将领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广西桂林人),前排左二为本人曾祖父,黎公连城。(此照片由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提供)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