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的广东省吴川的黎家人

2018-12-26 11:52:11   来源:黎子龙 审核:黎士贤       打印  转发  字号:T


WechatIMG1481.jpeg

黎大任



生江湖急,流金岁月长。那是1964年深秋的一天夜晚,地处粤西第一大江——鉴江河畔的黎屋村(现属吴川市长岐镇管辖)早已平静下来,只有村边路旁的蟋蟀不知疲倦地啁啾和偶尔传来断断续续的狗叫声…… 而居住在村东的黎富东一家几口,却转辗难眠。尤其是作为一家之主的黎富东已整整8个多月没睡过一晚安宁觉了,身体已消瘦了许多。原因是其长子黎大任于两年前从医科院校毕业参军入伍以来,每个月的中旬他必定给家里寄信,可是如今已整整八个月了,却没有收到儿子的半点信息。“大任失踪了?”“大任牺牲了?”这些可怕的念头常常涌上黎富东的心头。生产队长和左邻右舍常来登门打听大任的下落。黎大任的母亲孙琪清对一直没有音讯的儿子更是牵肠挂肚,每逢初一或十五,她必定是第一个进黎屋公庙,求菩萨许愿:保佑儿子行军打仗逢凶化吉,罗通扫北……

日月经天,江河纬地。西北的深秋之夜,依然是星若炭火,夜阑人静,蓝苍苍的天宇罩在人们的头顶,茫茫黑暗从四面八方把戈壁滩胧罩得像揭不开的大锅盖。原来,我国核试验基地就设在这里。当时根据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下定决心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并从全国选调精兵强将,赶赴原子弹研制基地。整个研制工作,由聂荣臻负责总指挥,张爱萍担任核试验场总指挥,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著名科学家钱三强等选派到第一线。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上将,在戈壁荒漠深处高高耸立的第一次原子弹托架底下指挥,使托架顶上的核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感动(当时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正在托架上指导核弹总装)。时任军医少慰军衔的青年军官黎大任日夜陪伴在将军的身旁,执行医疗救护任务。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在奉命到“核基地”工作之前,面对国内外形势的百般考验和蒋介石公然叫嚣反攻大陆,从医科院校毕业的黎大任毅然要求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第157医院野战医疗救护队参战,戎装待发,准备开赴沿海前线,突然他又接到广州军区命令,调到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学习。1963年11月被国防部(当时部队少尉以上军官均是由国防部长任命的)授予军医少尉军衔。1964年1月随部队奔赴荒无人烟的“三没”(没水、没草木、没飞鸟)戈壁大漠,住是埋入地下半截的帐篷,喝的是用汽车从几百里外运来的咸苦水,拉出来的是黑色的稀便(水中矿物质含量太高),夏季头顶烈日,脚踏热沙,冬天面对寒风,背负霜雪,气候变幻莫测,朝穿棉袄,午穿纱,有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更有甚者飞石能打掉解放牌汽车的油漆;训练时,身穿橡胶防护服,脚穿橡胶防护靴,头带橡胶防毒面具,训练完毕,众人倒出来的汗水流成小河…… 但不管条件多恶劣,工作多繁重,生活多艰苦,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完成前人所没有的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为了彰显军威与国威,为了这些试验,黎大任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冲入核爆炸后放射性沾染区,搜集实验动物,采集试验数据,抢救伤员。由于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表现突出,黎大任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特别是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当天,他竟然也荣立了三等功。为了确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做到万无一失并保密,黎大任和他的战友均整整“失踪”8个月没有与家人联系。

历史往往总是充满巧合。正是在黎大任整整“失踪”8个月后的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在西部无人烟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声惊爆天崩地裂,蘑菇云腾空升起,震惊全球,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核武技术的国家,这颗原子弹爆出一个真理:拥有原子弹才能反对原子弹。中国拥有原子弹使世界避过了几场核战争。

1942年12月出生于吴川长岐黎屋村的黎大任,自1964年1月奉命调入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多达16年之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先后参加了第一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第一次氢弹爆炸试验,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爆炸试验,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和第一次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试验(南太平洋公海)等多个第一次核试验的现场救护工作。为中国国防现代化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贡献,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因此,他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后来因工作需要仍然留队在原某部医院检验科任主任、副主任技师(正师职)。他戎马从医40多年,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并著有医学著作《临床检验正常值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出版社出版,1986年全国发行5万余册),还相继在国家和全军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其中《微波对医疗文件消毒效果观察》还被载入目前我国最高档次的大型学术丛书《中国科学技术文库》和《中国医药学术文库》;他的医学业绩显著,同时被编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和《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



文/林学斌


WechatIMG2474.jpeg

资料来源:吴川市人民政府网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