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黎英海
2018-08-10 06:18:29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业伟 打印 转发 字号:T
黎英海,男,出生于1927年,作曲家,四川富顺人。黎先生的创作风格简洁、精致,以浅显见真功,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五十年代他的专著:《汉族调式及其和声》在专业界引起很大反响,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神韵进行总结和研讨。他创作和编配的许多钢琴乐曲选入中国各级教材。他的代表作《阳关三叠》和《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可称为钢琴艺术“中国化” 。
黎英海的人物生平
黎英海1926年12月15日生于四川省富顺县,家境贫寒,父亲为小职员,川剧爱好者。黎英海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就受到川剧等民间音乐的熏陶,并跟母亲和姐姐学会了很多民歌。四川盛产竹子,竹子挖几个眼、竹筒蒙上蛇皮就是黎先生最初接触音乐的乐器——笛子和二胡。条件虽艰苦,但挡不住他对音乐的酷爱。 在十四岁时,他考入泸州的川南师范,对音乐的极大兴趣使他在校备受音乐教师王立三的关注。在王老师的支持和资助下,他于1943年考入了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从此走上了专业音乐的道路。在那里第一年主修声乐和二胡,第二年转为钢琴和作曲。当时的学习条件异常艰苦,黎英海第一年的学习没有获得公费待遇,家境的贫困使他的生活非常简朴。但他对学习却是异常勤奋,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练琴中,以惊人的速度,一个多月弹完整本“拜厄”。经过奋发努力,他在第二年获得了公费待遇。到第三年,黎英海的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车尔尼练习曲740的水平,并经常为声乐的同学弹伴奏。第四年,学校迁址南京,他的学习也上了一个新台阶。黎英海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与了为民歌配伴奏的活动,并在民族风格和声编配方面进行了尝试。虽然他接受正规音乐教育的起步很晚,但艰苦的学习条件培养了他执着的钻研精神,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深厚的功底。
黎英海于1949年南京解放后,在南京文工团从事创作工作。 在相继的三年里又先后历任湖南音专、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部队艺术学院教员、讲师。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12月—1952年调任上海音乐学院之前在中南部队艺术学院教学的一段经历。黎英海当时讲授歌曲写作与和声课,学员们的支持给了这位年轻的教员极大的鼓舞。他不辞辛苦劳累,积极备课,认真准备讲义。由于在讲授歌曲创作时主要引的谱例都是民歌和革命歌曲,并第一次在课上讲述民族调式的理论及多声写作问题,这为他之后深入研究汉族调式及其和声打下了基础。
1952年—1964年,黎英海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历任该院的讲师、副教授、民族音乐研究室主任、作曲系副主任。那里良好的学术环境为他的工作及理论成果的建立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当时的上海音乐学院在院长贺绿汀的领导下,非常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民族音乐研究室承担着学院重要的科研工作。黎英海在这里有机会广泛地接触民族民间音乐,并把对调式的研究由民歌扩大至戏曲、说唱及民间器乐等领域。他还深入民间进行了大量的田野采风工作,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大量的民歌编配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56年出版了《民歌独唱曲集》和《民歌小曲五十首》;为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歌曲配伴奏,195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他配伴奏的《聂耳、冼星海独唱歌曲选》;创作了《伟大的起点》(1954年)、《闽江橘子红》(1955年)、《聂耳》(1959年)等多部电影音乐;于1963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五声音调钢琴练指法》。 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期间,可以说是黎英海理论研究、创作双丰收的时期,其学术成果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他还在教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就,被选为文教战线上的先进工作者,在1959年参加了全国劳模国庆观礼团,1960年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4年,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的需要,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骨干力量的黎先生被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并任作曲系副主任。1973年-1979年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并成立中央五七大学音乐学院,1978年改革开放后更名中央音乐学院,黎英海任该院作曲系副主任。 1980年中国音乐学院复建,黎先生再次被调回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并担任创作研究部主任,1983年-1987年任副院长,主抓教学工作,1989年离休。在此前后,除了学院的事务及教学工作,黎先生还积极参与多项社会活动,并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歌曲》主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荣誉会长等职。历史的原因使老一辈音乐家备受沧桑之苦,改革开放的春风为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黎先生的音乐创作进入了又一个鼎盛时期。其中包括:钢琴曲《阳关三叠》(1980年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夕阳箫鼓》(最后定稿发表于1982年第一期《中国音乐》),钢琴组曲《杂技素描》(1986年)、《动物园》(1986年),电影音乐《海囚》(1980年),声乐套曲《唐诗三首》(1982年);出版了《春晓——黎英海歌曲选集》(198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枫桥夜泊——黎英海、顾淡如古诗词歌曲选》(2000年,人民音乐出版社);黎先生撰写的数篇学术论文也被收集在《继承与求索——中国民族音乐文集》里(2004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二十世纪初期,面对西方音乐的涌入,人们应如何借鉴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术,探索民族音乐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作曲家们的神圣使命。黄自、赵元任、冼星海等人在运用西方作曲技术、探寻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道路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在创作中要突出本民族音乐语言的特征,并应选用适合作品音乐风格的多声语言。黎先生在探索中国民族和声发展的道路上,借鉴了西洋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和印象派的和声理论,总结了五四以来音乐家们的创作经验,通过对民族民间音乐及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加上从学生时代开始的创作实践,终于在1959年出版了力著《汉族调式及其和声》。这部著作的问世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是中国多声音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黎先生的汉族调式和声理论是一个立体的、多元的体系,这其中既包括系统、完善的和声理论,还包括理论应用于创作实践的钢琴作品《民歌小曲五十首》及为解决演奏五声音阶作品技术问题的《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 可以说黎先生是一位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理论家、作曲家。
《民歌小曲五十首》是黎先生将五声调式和声理论应用于创作实践的代表作。实际上,要建立、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的和声体系,民歌改编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这五十首小曲看似简单,但却是黎先生从他编配的众多民歌小曲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包括不同地区、不同调式、不同音乐风格,可以说这五十首民歌小曲表现出了汉族音乐的一个缩影。在编配过程中,黎先生对这五十首小曲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积极的尝试,在钢琴音乐织体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创造性及和声内涵,将多声结构型中的不同织体——主调、复调和支声手法贴切地体现在作品中。
《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不同于一般的指法练习,通过练习、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除了要解决钢琴演奏中国五声音阶的技术问题,还堪称是快速了解中国钢琴音乐的调式、转调手法、织体、节奏、节拍、音色变化的阅读手册。在创作实践的支持下,黎先生的《汉族调式和声》理论既容易理解又便于在音乐创作中应用,成为一本多年来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教科书。
黎英海的个人作品
《夕阳箫鼓》
介绍:黎英海根据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钢琴曲基本保持了原曲的音乐形象与古朴、曲雅的传统风格,但在表现手法方面则加以丰富。全曲共分为十段:
第一段(散板)相当于引子。钢琴以轻声奏出模仿鼓声、箫声与水声的音响,如夕阳西下、夜色朦胧之时,远处传来江水轻拍堤岸,箫鼓琴筝齐鸣的古代生活场景。
第二段(中庸的行板)在左手八度音响的和应下,右手奏出乐曲的基本主题,以轻巧、委婉而带有江南风味的旋律,衬托出清淡悠远、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
第三~五段(中庸速度,活跃地、柔和地)对基本主题作自由的即兴性变奏。钢琴时而奏出清脆的八度音响,时而奏出如潺潺水声般的、模仿古筝的琶音音型,时而又使人听到犹如琵琶“轮指”般的钢琴颤音,这三次变奏色彩变化丰富,民族风格浓郁。
第六段(广板)是全曲中唯一的对比性段落,在中音区由厚实的音响奏出的新旋律平稳而流畅,左手奏出的空五度和音宛如夜空中飘荡的钟声。
第七~九段(小快板、稍慢、更快)在这三次变奏中,主题性格有所变化。在古典的基础上,改编者对音调变作了某些发展,特别是第八段加强柔中有刚的力度性处理,第九段采用琶音、颤音以及类似欧注入钢琴曲中的“托卡塔”手法,使之形象更为丰富。
第十段(由慢渐快至快板)通过一段经过性段落引出相当于终曲的段落,基本主题由左右手交替奏出,并不间断地引向第十一段(广板)尾声。乐曲最后又回到清淡悠远的意境中结束。
作品在声乐创作方面有《奋发图强干一场》、《船歌》(电影《两个小足球队》插曲)、《千里草原把身翻》、《在英雄墓旁》、《千年的铁树开了花》、《仰望祖国的地图》等近两百首歌曲;改编了《嘎俄丽泰》、《小河淌水》等数十首民歌,出版了《民歌独唱曲》一书。在器乐创作方面有《夕阳萧鼓队》、《阳关三叠》等钢琴曲和大提琴、二胡独奏曲十余首;改编了民歌钢琴小曲百余首,出版了《民歌钢琴小曲50首》。为《伟大的起点》、《闽江桔子红》、《聂耳》(与葛炎、刘福安合作)等七部故事片、话剧、舞蹈等谱写音乐、著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多声部写作基础》、《民族五声性调式概述》等论著。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开发13613024963 ;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