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为什么没姓黎

2018-02-05 11:02:28   来源:黎志宙 审核:黎恒曦       打印  转发  字号:T

      天下黎氏出黎城,黎城为什么没黎姓?要想解开这个谜,还得从黎城的历史说起,还得追溯到商周时期的“两次战争”。

打开《黎城县志·明弘治卷》,在建置沿革篇有这样的记载:黎城县,古黎侯国,《商书》西伯戡黎,即其地。春秋时为赤狄潞氏所逐,寓于卫,晋灭赤狄,复立黎侯。战国属韩,秦为上党郡属邑,汉为上党郡之潞县地,魏为襄垣郡之刈陵县城,北齐改属武乡郡,后周并入襄垣。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置黎城县,仍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元祐二年(905)更名黎亭。宋天圣三年(1025)迁其城于白马镇,熙宁中省入潞,涉二县,元祐初复置。金元仍旧。国朝因之,属潞州,编户四十五里。

      其中有三条信息与本文有关,一是从商周时期的黎国、黎侯国至今的黎城县,历时三千多年始终与“黎”字有关;二是有两次灭顶之灾的战争,即西伯戡黎,赤狄灭黎。三是后魏曾叫“刈陵县”,隋开皇十八年更名为黎城县至今。

      先谈“黎”字。字典里有四种解释,众多、黑色、古国名、汉族姓氏。从文献中获悉,甲骨文的“黎”到现代汉字的“黎”它经过了音转、通假、繁简的过程,历时几千年。既然是古国名,就应是黎城了,因有史记记载,更有文物证史。其一在公元200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黎城靳家街发掘了一处距今4000—5000年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其中一陶片上发现了迄今最早的“黎”字;其二在2006年西周黎侯墓出土了有“黎侯宰赢作宝壶永用”的青铜壶,更加确认了黎国之所在。在我国古代的商周时期以国为姓,为“宗法制”,相当于现在的“宪法”。难怪,在全国各地黎氏的宗谱中都有源于古黎国之说。如黎氏鄂皖赣万三公宗谱在开篇历代老世系第一世就在首行注明“黎国系山西潞安府黎城县是也”。并在卷首清乾隆四十一年写的修谱序中有更翔实的出处。目前,全国黎姓有200多万,在百家姓排名84位,加上越南及海外人口在一千多万。

      2016年7月8日,十三个省的黎氏宗亲代表共370多人,在黎氏“精神领袖”、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的带领下,相聚在故土黎城,参加了黎城县西周黎侯墓祭祀广场奠基庆典。继而在同年10月16日又举行了中华黎氏黎侯墓秋季祭祖活动。并确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中华黎氏来黎城的寻根祭祖日。

        再谈“两次战争”。一是“西伯戡黎”。西伯就是后来西周的奠基者姬昌。商末时黎与西伯都是商纣王的属国,两个属国虽远隔千里,却均治国有方,国富民强。西伯向商王宣战首先对准了黎国,西伯认为,黎国不仅强大,且与商关系密切,黎侯国君黎恭还兼任商的兵马大元帅,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早晚是一个大后患。故其纠集数十国兵力,由陕西沣水一带出发,横渡黄河,先入晋南,然后直驱位于上党的黎国。《诗·大雅·桑柔》有载:“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杀到鸡犬不留,都城、民舍皆化为灰烬,黎国灭亡。这是当时华夏大地上最大的一场杀戮,残酷至灭绝人性。这次战争对黎人、黎氏来讲,肯定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幸存者向东,向西,向南,死里逃生,一部分老弱病残者藏在了山洞里或其它隐蔽的地方,等战争平息安宁后,忍声吞气、改姓埋名,苟活于人世。十几年后,一个新的时代西周诞生了。据文献记载“周武王封帝尧后于黎”。二是“赤狄灭黎”。此次战争发生在东周的春秋时期。《史记·周本纪》载:“春秋时(约公元前770年)赤狄潞氏侵夺黎地,灭黎立潞子婴儿国。鲁宣公十五年(前594),晋侯遗荀林父率军打败赤狄于曲梁(今潞城石梁)。灭潞后,复立黎侯。”这段历史记载不足百字,而这场战争的残忍与悲伤却无法用文字来表述。这是继西伯戡黎数百年之后,黎人、黎氏的又一个大灾难。“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是《诗经》里的一首诗,写的是赤狄灭黎后,黎侯逃到卫国时,臣劝黎侯回归黎国的呼喊。黎国被灭,连黎侯都逃到卫国去避难了,何况黎国的子民呢?除死伤外,仍是向东、向西,向南逃跑。后来春秋五霸的晋国虽然“灭潞复立黎侯”,我想这一定是晋灭潞的借口,不久黎侯也被野心勃勃而强大的晋国所吞并,至此黎国就永远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国破人亡,大势已去,剩下的黎人、黎氏仍然是继续迁徙他乡,埋名改姓……

       后说“刈陵县”之称谓。黎城县的名字出现在隋开皇十八年(598),寓意黎明之城、希望之城,至今有1419年历史了。而之前却叫刈陵县,从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到黎城县名出现延用了148年。“刈陵县”这个名称不仅不好听,而且有一股杀气,还带晦气。为什么要叫刈陵县呢?细阅了少之又少的历史资料,没找到与其有关的任何答案。在此只好从字意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来解读。刈,割、杀之意;陵,土丘、坟墓之意,连起来就是杀人多、坟墓多的地方。提起历史上那“两次”对黎地之战争,不仅是黎人、黎氏之痛,更是历史之痛,故而北魏执政者是为了让人们不忘历史,向往和平取其名,还是统治者在战后以防黎人回乡报仇,取一个恐惧的地名来震慑对方?不得而知,只能是主观臆断。反正“刈陵”这个县名是极不受人们人们喜欢的。

        如此,几千年来,在外的黎氏后裔你还敢回家吗?幸存留在本地的黎氏后人再姓黎不是找死吗?

        故此,天下黎氏出黎城,黎城至今没黎姓。



投稿热线:黎国强13728886039,黎士贤13544350888,黎慧仙15999626778,邮箱地址:shijielishiwang@126.com;勘误:黎国强13728886039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黎氏网” 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于世界黎氏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稿件。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稿件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世界黎氏网)” 的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供稿” 的稿件,稿件均来自企业或个人,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遇投资类文章,请网友谨慎甄别真伪,以免造成损失。
4、如因供稿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shijielishiwang@126.com "。